中科院150余项最新成果在汉发布,亚洲最大材料数据库让开发速度大提升

发布日期:2019-10-30 浏览次数:2357

武汉市第六批科技成果转化•中科院信息技术武昌专场签约活动在武昌区政府大会堂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17家中国科学院相关领域研究所150余项最新成果现场发布。

本次活动聚焦信息技术领域。活动现场,“基因大数据与分子育种技术”等7个前沿技术项目进行了路演,“制造业设备运维智能平台”等12个项目现场签约,总签约金额超过12亿元。

当天,来自合肥的合肥机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毅教授团队“材料大数据与新材料工场项目”,在现场路演后,马上吸引了几家投资机构的关注。该项目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整合材料学数据建立大数据库,发展量子化学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挖掘材料基因并实现新材料理性设计。

面向千亿级材料研发市场,建设了亚洲最大的材料数据库“大材网”,利用图形搜索界面,支持化学分子、材料关键词和结构式搜索模式,搭建战略级新材料设计开发平台,可以为全国8000家科研院所和超过30,000家企业提供材料大数据咨询、人工智能分析、新材料定制开发服务,打破传统材料“试错”模式,新材料开发速度提高10-100倍,成本降低到百分之一。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袁晓辉研究员团队的基因大数据与分子育种技术,加速种业从传统经验育种向分子育种的转变,打造中国食用菌分子设计育种的示范基地,预计带动周边超过5亿规模的种业、农产品及科研服务市场,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中科院150余项成果在汉发布 签约总金额超12亿11月8日,中科院信息技术武昌专场签约活动在武昌区政府大会堂举行。“制造业设备运维智能平台”等12个项目现场签约,总签约金额超过12亿元,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17家中科院所属研究单位的150余项最新成果现场发布。

现场,中科院东北地理所袁晓辉研究员团队的基因大数据与分子育种技术,将加速种业从传统经验育种向分子育种的转变,打造中国食用菌分子设计育种的示范基地,预计带动周边超过5亿规模的种业、农产品及科研服务市场,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中国科技大学罗毅教授团队的材料大数据与新材料工场项目,面向千亿级材料研发市场,建设了亚洲最大的材料数据库,并搭建新材料设计开发平台,为全国8000家科研院所和超过30000家企业提供材料大数据咨询、人工智能分析、新材料定制开发服务。

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介绍,中科院武汉分院与武汉市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共建了武汉P4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了嘉必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高科技企业,为武汉市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船舶制造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